为什么称为珊瑚蛇
中华珊瑚蛇是一种体色艳丽、具有独特环纹的蛇类,其头部呈椭圆形,头顶拥有一道显眼的白色横杠,这也是中华珊瑚蛇和其它蛇有着明显外形特征区别之一,因此又被称为环纹赤蛇或赤伞蛇。
(资料图片)
这种蛇并非海蛇,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蛇类,其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的山区,因此被人类发现的概率较低,导致人们对它相对不熟悉,才让人们对它有着各种说法。
中华珊瑚蛇的个性较为胆怯谨慎,通常在夜晚活动,这样与人类的接触就更少,人们就越难发现其踪迹。在食物方面,中华珊瑚蛇由于其体长约60厘米,会以小型蜥蜴、昆虫、蚯蚓等为食,也属于小型毒蛇,所以很少会攻击大型生物。
传说毒性能排第二是什么原因
中华珊瑚蛇种群由于比较罕见,易被人误解,将其认为是海蛇,这使得它具有某种程度的的新奇和神秘;加上之前没有关于它毒性的测试,才让人们众说纷纭,以为中华珊瑚的毒性很强,越传越离谱,甚至能排到国内第二的位置。
根据毒蛇LD50皮下注射的毒性测试数据(LD50的值越低证明毒性越强),银环蛇排名第一,毒性测试在0.09mg/kg-0.19mg/kg,这样数据说明银环蛇不仅是国内最毒的毒蛇,也是整个亚洲陆地上的第一毒蛇。
眼镜王蛇的毒性测试在0.34mg/kg,舟山眼镜蛇的毒性测试在0.67mg/kg,而中华珊瑚蛇的毒性测试结果为2.0mg/Kg,低于眼镜王蛇和眼镜蛇,将其视为国内第二毒蛇并不准确。
还有就是短尾蝮的毒性测试也是2mg/kg,金环蛇的毒性测试也在2.4mg/kg,所以中华珊瑚蛇难以排第二,而国内排第二毒蛇更多是眼镜王蛇,个性凶猛,甚至敢主动攻击人,加上排毒量大,危险性更高。
中华珊瑚蛇主要栖息在人迹罕至的山区森林中,极少和人类接触,所以几乎没有致人死亡的案例,甚至连咬人伤人的情况也很少,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,厦门一位男子的左手食指被一条中华珊瑚蛇咬伤,及时送到医院,经治疗后,最后也已无大碍。
中华珊瑚蛇是一种毒蛇,但其毒性并不如传闻中那么强大,它的毒液类型以神经毒素为主,排毒量小,平均只有几毫克,因此中毒症状相对较轻,主要表现为局部麻痹、痉挛、恶心呕吐等,但是我们仍不能轻视这种毒蛇,以免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大自然!
关键词: